为课堂注入活力 —— “游戏化教学工作坊”活动报导

“处于分秒必争的‘速’时代,似乎没法放慢速度去等待赶不上节奏的孩子。科技保姆孕育出的孩子,开始没了方向、缺了专注、少了温度……课堂上一板一眼的教学法,量多且复杂的学习内容,似乎再也牵动不了孩子学习的动力。”—— 在职教师 Pauline

为了探索如何点燃新世代孩子的学习热忱,33位来自美里师范学院的讲师、学员、在职教师及家长,于9月27日齐聚一堂,参与由 Myy Board Games 主办的 “游戏化教学工作坊”。此次活动特别邀请来自西马“四眼工作室”的谭智仁老师担任主讲人,希望在美里社区播下游戏化教学的种子。

谭智仁讲师(站者)努力讲解中。

何谓游戏化学习?

智仁老师指出,游戏化学习是指在非游戏的情境中,注入游戏思维与游戏机制,以吸引学习者主动投入、思考与解决问题。孩子们在“玩”的过程中,不仅学习知识,更因趣味而产生自主性,从而延续学习的动力,逐步走向终身学习。

课堂体验,寓教于乐

“在工作坊的前半段,智仁老师让参与者亲身感受课堂游戏化的魅力。除了讲解其背后的教育理论,他还安排了多种机制的桌游,例如配对、组合、排列与线索交换。透过实际操作,大家在过程中进行策略思考、沟通协作与即时决策。

大家很快发现,游戏不只是娱乐,它更能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,并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。我记得智仁老师说:课堂不可能每次都做到100%游戏化,但若能达到10%,已是非常不错的尝试!这次的参与无疑对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未来课堂实践带来极大助益。”—— 师范学院讲师 玉桂

参与者通过桌游体验不同的游戏机制,并全心投入其中。
游戏化的魅力——专注力。

教师心声,携手同行

连接文章第一段,Pauline 继续分享到:“我想游戏当真能唤回时下孩子的那颗心。我曾想当下孩子的状况很像处于学习的沙漠中,看不到一丝水源的迹象。直到我接触了绘本,我想它是一种希望,是另类的以故事影响生命,再来,就是桌游了。今天的四小时,为我而言,更让我有动力去实践它。我知道很不容易,但却有人坚持走下去。一个人走非常难,一群人一起走,即便困难,也可以一点一点地克服障碍。”

家长可秀则补充:“推广教育所使用的工具或方法再好,远比不上一个有素质的教育工作者。品格涵养才是教育的核心。不只是身体力行,更在于观念、思想与态度,它们决定了教育的长远性与可塑性。”

而在职教师妙姗也表示:“我最赞同的是,就算没有时间,也可以尝试一整年玩一个游戏。不需要每一堂课都用游戏化,毕竟教学大纲内容繁多,老师时间有限。但至少要有尝试。”

智仁讲师讲解如何游玩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《华牌》。
您能用以上文字构出最长的词是什么呢?

结语

此次“游戏化教学工作坊”,不仅让参与者认识到游戏化学习的理念,更重要的是透过实践体会到其对课堂氛围与学习动机的提升。教育之路没有捷径,但在快节奏的时代中,或许“玩中学”就是让孩子慢下来、专注下来、热爱学习的一剂良方。

author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